,欢迎光临秦乡汇(陕西)科技服务有限公司!
新闻中心
联系方式

新闻中心

您的位置: 首页 >> 新闻中心

曹家畈村:多维合力共筑幸福家园

发布日期:2025-02-25   作者:超级管理员   来源:本站   浏览:21次

“昔日小穷湾,如今不一般。家家住别墅,处处像花园。山清水又秀,富足又安然,老幼都快乐,幸福比蜜甜。”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城关镇曹家畈村村民阮祥厚编的顺口溜,生动描绘了村里生活的美好图景,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。

近年来,曹家畈村扎实推进乡村建设,全面整治人居环境,不断提升村容村貌,多维推动公共服务,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。

20241109173114322279.jpg

曹家畈村鸟瞰图。 袁秋华/摄

“最美庭院”让村民主动参与

“虽然我与阮景涛是亲兄弟,但是亲兄弟也要真竞争,大家说是说、笑是笑,等下可要投我家的票啊……”村民阮志权话音刚落,引来现场一阵笑声。

这热闹的场景出现在城关镇曹家畈村今年3月底“最美庭院”的评选现场,30多名村民代表正通过现场参观、不记名投票评选全村“最美庭院”。

曹家畈村地处红安县城西约2公里,下辖2个村民小组和一个物业小区,户籍人口140多户500余人,常住人口约1200人。以前,塘堰白色垃圾成堆,道路两旁的旱厕、猪牛圈舍臭气熏天,群众对村里的环境意见很大。2022年,村“两委”挨家挨户听取群众意见建议,决心让家家户户都参与到美化环境建设中来,共同美化自己的家园。

2022年3月开始,曹家畈村每季度评选一次“最美庭院”,这成为该村推动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抓手。“最美庭院”评比小组由村妇女代表组成,评选期间,她们挨家挨户进行现场打分,初选出8户,最终以投票方式选出4户“最美庭院”。获评“最美庭院”的家庭,每户可获得五美超市20个积分(可在五美超市兑换20元商品),并悬挂荣誉匾牌。

“最美庭院”围绕包括院美、室美等在内的“四美”要求来设定评比标准。其中,“院美”要求院内院外整洁有序,与周边景致和环境协调一致,院内生活用品等物品摆放整齐,庭院可选择林木庭院型、花卉庭院型等单一或组合模式,实现“家里门外净起来、房前屋后绿起来、庭院环境美起来”;“室美”要求厨房干净卫生,厕所无异味杂物,家居装修美观大方,居室整洁,桌面地面无尘土杂物、家具器物摆放整齐美观、门窗明亮干净。

村民黎向齐(化名)为人勤俭,院子里有个破旧的小屋,里面堆满了她捡来的空纸箱、烂木头、尼龙袋等杂物,既难看又招苍蝇蚊子,邻居颇有怨言。“最美庭院”评选活动开始后,每次评选时,评比小组都会把她带上,到别人家去参观学习。渐渐地,黎向齐认识到勤俭也要讲方法,不仅把小屋里的“破烂”收拾处理了,将庭院、室内进行整理、收拾,还把门口几棵影响进出的果树无偿捐给了村集体,移栽到了村集体果园。

2023年秋季,黎向齐家也被评为“最美庭院”,看着挂在院墙上的匾牌,她全家笑了,邻居也笑了。她说:“就像人刮胡子一样,留着胡子的时候不觉得乱,刮了才知道多清爽。”

曹家畈村“最美庭院”评选,极大激发了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,村民在美化自家庭院的同时,还自觉树立起美化村庄的集体意识,主动参与到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中来。

“村庄的老旧危房拆除一直是人居环境整治难点,你有这样的要求,他有那样的困难,推进起来相当麻烦。”曹家畈村党支部原书记阮东城说,“自‘最美庭院’评比开展后,大家的思想就转变得很快,不但配合拆除工作,还义务投工投劳。我在任期间,村民累计投工投劳10500个工时,拆除废旧房屋300多间,建成了1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,还建设了一个小公园,村容村貌改观很大,村民的幸福感明显增强。”

白墙黛瓦的两层小洋楼鳞次栉比,宽敞整洁的刷黑村道四通八达;家家庭院姹紫嫣红花香扑鼻;宽阔的广场上,舞蹈队跳出了欢快的节奏,村庄里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……今日的曹家畈村,就是一幅村美人富风景好的乡村振兴画卷。

“共享菜园”让市民主动助力

2023年5月,曹家畈村的“共享菜园”正式开园,30多名黄冈市市民抢先和村里签下“认领”协议,开启属于自己的田园生活。“共享菜园”通过智能平台进行管理,以自种、半托管、全托管的方式,向市场开放租赁。目前,菜园主要用于种植黄瓜、茄子、辣椒等10余种蔬菜。

曹家畈村的“共享菜园”占地1800平方米,这一区域原来是个养殖基地,因为经营失败变成了荒坡地,杂草丛生、瓦砾堆积,除个别村民在中间零星种点蔬菜外,大部分成了垃圾场,既浪费土地资源,又破坏了村容。为清理、建设这一区域,村“两委”多次召开场子会,召集村民代表会集思广益。阮东城曾提出,作为城郊村,应做好城乡融合发展,实施城乡共建。最终,在村民代表的建议下,村“两委”形成决议:建设“共享菜园”,既能优化生态环境,又能把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,既能丰富城市居民的生活,又能提高村民的收入。

开垦、整地、铺路,安装喷灌设施……村“两委”一班人带领村民苦干三个多月,让又脏又乱让人望而却步的荒废地,变成了一片高标准现代化的菜园。

“北边是金沙湖湿地公园,西边是干渠,环村有翠岭,满目青山绿水,蔬菜郁郁葱葱,这样的乡村才是我们向往的乡村。”黄冈市民张先生说,他认领菜园选择的是“半托管”模式,农场提供农资物料,他自己负责播种管理,自己收获。

“看着满园红红绿绿的蔬菜瓜果,走在干净整洁的地埂上,比在公园散步还要清爽,身心格外舒畅。”退休干部江厚芳感慨:“‘共享菜园’离县城2公里,来这里就和去公园一样。我常常带着孙子到菜地来,让他学习耕种,培养他爱劳动的好习惯,使他懂得盘中餐来之不易。”

村妇女主席秦明花介绍,“共享菜园”每年不仅能给村集体增加收入5万多元,还是本村村民的增收“新阵地”,58岁的村民周丁香在这里种菜,每年能增收一万多元。“环境变美了,收入增加了,村里的人气更旺了。”秦明花说。